近日,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古村守护实践队深入汕头市澄海区程洋冈村,对程洋冈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相关资料图)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古村的保护活化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程洋冈村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且少有现代化商业开发痕迹。
实地走访,探寻古村落记忆
程洋冈,寄逞于海洋之丘陵之意,自古扼韩江干流之江海交汇处,青山环绕,绿水萦洄,得天独厚,文化昌盛,人才代出。
唐以前系韩江出海口岛屿,唐宋成为潮州口岸凤岭古港所在。潮汕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勤劳治生,且富于奋进精神,留下不少名胜遗迹。
经队员查询资料及实地考察后,基本确定村内现存宫庙十三处,祠堂二十余座,书斋三四十座。
记者获悉,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程洋冈村社会历史情况的全面调研,了解侨批文献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全面掌握程洋冈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凳到汉代赵佗的龟山行宫遗址,从唐宋时期的凤岭古港到明清时各家族祠堂的兴建,程洋冈独特的海洋文化引导着潮汕先民不断向外探索,从而诞生了一批批“过番人”,也就是早期华侨。
队员们行走在阡陌小巷,寻访于庙宇祠堂,与坚守在这座古老村落的乡民展开一次次心灵对话。
在乡民的讲述中,他们了解到现居程洋冈的多是老人、妇女与儿童,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民大多举家居住在汕头、香港等地。
由于程洋冈优越的港口条件,一部分村民早在民国时期已迁居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留下座座老厝与封封侨批。
实践队先后走访了薛同泰故居、八角亭、古葵庵、丹砂古寺、天后宫、程洋冈五大姓氏(蔡、郑、许、林、陈)祠堂等诸多带有潮汕特色的历史建筑。
通过实地考察祠堂、庙宇碑刻等实物史料,搜集民间文献史料与口述访谈等文字史料,实践队整体把握了程洋冈侨批背后的乡族与地方社会情况,其中包括程洋冈几百年来各大宗族的发展与海外华侨的联系以及神庙信仰的文化地理空间格局。
社会力量参与,促进传承和发展
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光影,清风徐徐,队员们在榕树底下偷得丝丝清凉。拔地参天的古榕树在这里守望千年。
在实践队队员们看来,程洋冈古村的活化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程,那里丰富的非遗宝藏需要更多的保护力量,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做好对古村的守护活化,留住乡村的历史记忆。
实践队队员张可煊告诉记者:“从宗族祭祀的唱引迎礼到全村游神活动,从潮州木偶戏到潮剧锣鼓戏,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看到了深藏在古村深处的非遗宝藏,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古村活化与非遗传承工作中。”
下一步,实践队将针对前期侨批史料识读难题进行逐个攻破,在深度推进基于侨批的乡族与地方社会研究的基础上,与程洋冈非遗传承相结合,致力于促进程洋冈古村文化的综合性传承和发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
校对 | 彭继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