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睡起秋色无觅处,一宿秋风未觉凉”,不知不觉间2023年的夏季已经结束,立秋时节已经悄然来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将逐渐转凉,人们即将告别暑热难耐的盛夏,秋高气爽的日子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立秋作为中国传统的“四时八节”之一,在民间有着很多的习俗和讲究,而且立秋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四季之中,春夏两季已经过去,也就是农历兔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半。
夏秋转换的季节,人们的日常起居和饮食习惯都要做出改变,而且立秋还是祈盼丰收的节日,因此记得:1不踩,做2事,3不吃,忌4时,顺应季节更替,养护好身体,舒舒服服的过秋天。
“立秋十八天,寸草都结籽”,立秋时节正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这个时候农作物的果实正处于将熟未熟的时候,人们为了祈盼一年有个好收成,立秋时节是不会去踩田间地头的植物的。
立秋不踩草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毕竟这个历经春夏的开花结果,来到秋季也到了丰收的时候,这个时候踩踏这些农作物或植物,就有破坏和影响收成的寓意,谁都盼望一年的辛苦劳作能够有个好收成,这个时候踩踏结籽的草木有些不合时宜。
一,早起登高
立秋时节登高远眺感受秋季的秋高气爽,有着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明日立秋的时间在凌晨的2:14分,因此明日早起后就已经来到了秋天。
早上出门登高远眺,感受一下秋天的新凉,锻炼一下身体,有助于身心的健康,也有迎秋接福的美好寓意,所以明日早上就别睡懒觉了,早起出门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息,吐故纳新一把。
二,饮秋水
民间有立秋时节饮用“秋水”的习俗,尤其是要给小孩在立秋这天早上饮用一碗水,因为水是最能提前感受到季节更替的,到了立秋时节江河湖海的水温就会逐渐下降,而立秋晨起喝上一碗水,有消除暑气辞夏入秋的寓意。
到了立秋节气,天气由夏季的潮热改为燥热,这个时候需要多吃温润的食材,以及及时的补水,早起一碗水可以滋润肠胃,让身体更加的舒爽,也有跟夏季告别迎接秋天到来的寓意。
一,生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高温高湿人多吃姜可以帮助身体祛除湿气和寒气,到了立秋节气天气转为干燥,即使是秋后的末伏也是干热而不是湿热。
姜属于热性的食材,立秋之后就不适合直接食用姜汤和姜枣茶这样燥热的食物,避免引起干燥上火。
二,雨后的贝壳类海鲜
“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立秋时节只要下过一场雨天气就会凉爽一些,下雨时会把岸上的污渍和杂物带入海中,并且还会冲淡海水的含盐度,养殖在近海滩涂上的贝壳类海鲜特别容易受到污染,加上贝壳类海鲜本身就属于寒凉性食材,所以这雨后的贝壳类海鲜最好别吃。
三,西瓜
西瓜是夏季里消暑的好食材,因为西瓜是比较寒凉的食物,到了立秋时节除了少数地区还有西瓜上市以外,大多数地区的西瓜已经罢秧下市,这个时候的西瓜口感和味道都会差上很多。
“秋瓜坏肚”是民间的传统说法,进入立秋时节后,西瓜这种食物就要少吃或不吃,而立秋时节正是瓜果飘香的时候,像葡萄、梨、桃子和苹果等应季水果都开始大量上市,这些水果都是适合秋季食用的。
一,晚饭不要吃的太晚
夏季里天气炎热,人们喜欢趁着晚上凉爽时出门吃夜宵,也习惯了晚睡早起,但是到了立秋节气随着早晚转凉,应该逐渐从晚睡早起向早睡早起过渡。
晚饭吃的太晚和吃的过饱,都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所以到了立秋节气晚饭不要吃的过晚,改变作息规律,把身体休养好。
二,不进食大补的食物
立秋到来以后天气变得凉爽,人也开始食欲大振,民间在这个季节有“贴秋膘”的习俗,不过“贴秋膘”也要有个度,不能暴饮暴食和食用大补的食物。
立秋时节暑气还没有完全消散,这个时候食用大补的食物,很容易适得其反引起干燥上火,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三,忌贪凉裸睡
进入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开始加大,虽然白天还会热上一段时间,但是早晚已经有了些许凉意,这个时候忌讳贪凉和吹穿堂风。
晚上睡觉时不要裸睡,记得保护好腰腹部,在腰腹部盖上薄薄的被子,免得使身体薄弱部位受到凉气的侵扰。
四,忌摘食路边的果子
进入立秋节气正是树上的果子开始逐渐成熟的时候,因为这个季节害虫比较多,果树喷洒农药的频率也会很高,摘食路边的果子,除了没有成熟味道酸涩以外,还很有受到残留农药的伤害,而且不经主人同意摘食别人家的果子也容易引起纠纷。
立秋之后路边的果子不要采食,而且市场购买的水果,也要浸泡清洗后再食用。
立秋节气已经来临,酷暑炎夏终于过去,这个季节记得:1不踩,做2事,3不吃,忌4事,顺应季节的更替,养护好身体,舒舒服服的过秋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