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杭州滨江区民政局推出“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项目,年轻人每个月只要交300块钱的管理费,并且为老人提供不少于10个小时的陪伴服务时间,就能够入住养老机构的免费标间,省去租房成本。据介绍,试点养老机构已有两批15人完成陪伴服务,第三批将招募15到20人。至于陪伴服务的内容,既可以是参与各种活动,也可以是陪老人聊天、吃饭、散步等。
对“年轻人住养老院”的举措,广大网友一片点赞,甚至还有网友毛遂自荐,表示“自己可以陪老人打麻将,做全能型陪人业务员”。你还别说,对于能提供优秀陪伴服务项目,且白天能提供更多陪护时间的申请者,当地民政部门表示会优先考虑。
从相关报道看,年轻人要想入住养老院,门槛还不低,包括但不限于:在滨江区工作,有杭州户口或居住证,在杭州无房,大专以上学历,且最好是有医学、心理学、信息化、文化艺术、法律等专业背景。如此可见,这个项目主打的虽然是养老,但其实也兼顾了年轻人安居的刚性需求,而这可能也是项目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报道称,目前第三批招募已经收到了几百份简历。
年轻人陪护老人,就可以免费居住,看似新奇,但其基本逻辑其实挺简单,无非就是以自身提供的陪伴服务,交换房屋的居住权。
事实上,很早以前上海就有过类似的构想——当地的空巢老人出房间,在沪打拼的年轻人可以免费入住,但需要承担基本的家务并日常陪老人聊天、散步等。但由于人员的基本素质难以把控,有人质疑可能“引狼入室”,会危及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该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与之相比,“多代同楼”项目招募陪护门槛不低,其实很大程度就起到了一个过滤和筛选的作用,从而有了更好的安全预期与保障。
就事论事,年轻人入住养老院也可能面临一些质疑或者问题,比如是否会挤占床位等养老资源,年轻人是否有足够的陪护能力和耐心、相关成本由谁承担等等。单从滨江区的个案来看,问题似乎不大;试点养老机构供年轻人居住的是闲置房源,缴纳的管理费大概率可以“平账”。至于能力和耐心等,招募时专业要求与契约化约定都可以作为一种约束,实在不行的,也是可以“解约”的。
与这些不确定的问题相比,年轻人陪护老人的价值则更需要被看见。按照市场行情,带大阳台、有独立卫生间的公寓月租金少则千元,多则几千,按提供不小于10小时的陪护时间算,每陪伴一小时值百元乃至数百块,聊天、散步就这么值钱吗?这其实凸显的是情感陪护、缓解老人孤独,避免“精神空巢”的价值。与年轻人混住,也是对家庭生活的局部模拟,可以一定程度满足老人的情感、精神需求,比之年轻人到来增添的活力与人气,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多观念的建立,都需要实践养成。诚如评论人士指出的那样,年轻人住养老院,也许省下来的成本,最终会换成一张回家的车票。至于“直通养老院,让人生少走30年弯路”的调侃,则不妨将其当成是一种提醒和启示——每个人都没法避免老去,将来住养老院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除了身体强健、物质丰渥,精神、情感上的寄托与疗愈才是“可抵岁月漫长”的关键因素。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