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紧抓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企业注册数量有所增长。当前形势下,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也是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促进经济回稳向好的迫切需要。
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近几年,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态势良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优化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例如,在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法规,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地都将优化改善营商环境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精心布局,持续推出政策举措,努力发挥政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
未来,营商环境建设“更上一层楼”,需要强化法治支撑,稳定企业预期。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一体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转变政府职能,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全链条优化审批和系统性放权、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和来源,依法保护经营主体的产权与合法权益。健全产权司法保护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涉企审判执行质效,切实解决执行难。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全面建立。
还要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保障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打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修改完善招标投标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制定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落实银行业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推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面。
此外,要打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很有助益。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在相关评估指标上发力,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水平。还要按照产业发展需要遴选重要的量化指标,不断强化改革的协同与联动效应,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