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智能锁

    8.71亿元!银行“天价”罚单层出不穷,涉房违规成“重灾区”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官方号时间:2023-08-01 22:11:49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8.71亿元!这是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被罚没总金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被处罚缘由来看,违规借贷、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仍是监管重点,多家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领到监管罚单。

    其中,“天价”罚单层出不穷。

    中国建设银行以1.99亿元罚款金额“拔得头筹”,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违规办理虚假按揭贷款等,问题数量高达38项之多。民生银行累计被罚金额超1.5亿元,其中有2张千万级罚单。这家股份制银行的优等生也因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违规通过非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等而违规。

    在一众千万级别的“天价”罚单中,渣打银行是唯一上榜的外资银行,被罚金额4965.94万元,违法违规行为与大多数银行类似,包括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等。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上半年约有11家银行共收到13张千万级的罚单。上海银行的单张罚单金额超过9800万元;渤海银行也在两个月内先后收到两张千万罚单,北京银行因房地产等多项业务违规被罚4830万元;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因19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罚款1160万元,除了向资本金比例不到位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外,还有一条是并购贷款未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监管要求。

    “涉房处罚并不鲜见,但上半年千万级罚单之最说明监管部门‘零容忍’严控风险,涉房涉股仍是监管‘重灾区’。”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如何有效强化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是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当务之急。“涉房贷款”问题突出,是否允许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也需要各家银行尽快拿出可落地的方案。

    早在6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一连发布85张罚单,不乏千万级、百万级大罚单,被称为是史上最强一场强合规警示风暴。张张罚单,都在拷问银行的风控体系。

    大额罚单频出

    在千万级罚单之外,超百万元大额罚单更是频现。

    7月,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在10天之内就收到3张罚单,最高一单处罚金额达210万元。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挪用于购房是处罚原因之一。

    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等禁止性领域,以及并购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监管局处罚880万元。

    中小商业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衢州分行被罚205万元也涉及信贷资金被挪用于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密集披露罚单来看,银行领罚数量不断增多。仅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总计收到的罚单就有495张,8.71亿元的罚没总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3亿元,增幅约为61.93%。

    罚单频出的背后是银行业监管力度的持续加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为何频频发生?

    “近期审查违规的大多是经营贷、消费贷用于购房。因为之间的利息差,很多之前‘高位站岗’的房贷老客户都想增额替换。”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当前各家银行的揽贷压力都比较大,部分银行对贷款资金的贷前贷后审查确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随着监管审查,银行一些违规细节就被放置到放大镜下,但基本上都是会严格把握合规红线。

    除此之外,多家中小银行也因信贷业务违规被罚。

    7月19日,泰安银行济南分行因未按工程进度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违规向建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被山东银保监局罚款150万元。

    7月13日,青海共和农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及生产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等被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分局开出75.2万元罚单。7月11日,贵阳银行黔南分行因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收到黔南银保监分局罚单,罚款20万元。雅安农商行名山支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被罚30万元。云南元谋农商行被罚90万元的违法违规行为之一,也是信贷资金用于归还借款人名下按揭贷款或转定期存款。

    这些并非孤例,不少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背后有“转贷降息”需求所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主要是新发消费贷、经营贷与存量房贷之间存在一些套利空间,而且消费贷、经营贷资金存在贷后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这也反映出一些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存在不足的问题。

    未来有望缓解

    强监管、防风险、重合规、高质量,仍是银行业2023年的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罚单发现,房地产贷款违规主要涉及两大类:一是违规流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项目;二是贷款用途挪作他用,比如个人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归还按揭贷款等。

    一位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严防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向楼市始终都是监管重点,但贷后进行资金用途干预并不容易。试图将贷款资金流向房地产的企业通常会将资金在多个账户间转移,导致原放款银行难以监控资金具体使用流向,这也是多数罚单涉及贷后管理居多的原因。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用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存量的贷款。

    不过,截至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并未拿出可行可落地的方案,但市场上“转贷降息”的需求猛增。相较于5%以上的存量房贷利率,个人消费贷和经营抵押贷年化3.5%的利率更具诱惑性。

    从各大银行的公开信息可以看到,招商银行推出的“闪电贷6.8折年中大促”活动,活动期间新客户可享受6.8折优惠,优惠之后利率最低可达到3.4%;交通银行推出“惠民贷年中庆典活动”,新批额优质单位新客户可获得3.24%的提款年利率券;工商银行推出的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最低年化利率3.6%。

    “因个人情况不同,我行消费贷利率大部分维持在4%以下。这个贷款只能用来消费,不能用于购房或者替换房贷。”某商业银行信贷经理向记者表示,我行系统会进行监测,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测和用途真实性管理,如发现违规会提前收回违规贷款。

    记者以“消费贷”“经营贷”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今年以来披露的相关罚单数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自房地产上行周期开始,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现象就屡禁不止,只不过现在的违规原因已从之前的‘购房待涨’转变为‘转贷降息’。”一位不愿署名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各类贷款利率给“借低还高”的贷款违规置换提供了操作空间。不过,随着近期存量房贷利率有望下调的可能性,未来这种现象会慢慢得到缓解。

    在今年的银行罚单中,商业用房“零首付”“假按揭”“假首付”的违规行为开始冒头。

    7月11日,中信银行萍乡分行因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假按揭、假首付”贷款的违法行为,被萍乡银保监分局作出罚款50万元的顶格处罚。同日,贵州都匀农村商业银行因违规发放“零首付”商业用房购房贷款被处以罚款50万元顶格惩罚。记者查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的行政处罚信息,这个处罚理由过往从未出现过。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罚单背后可一窥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当下,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仍是金融部门的重点工作。相信随着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房地产行业风险将趋于收敛并将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毕马威中国在近期发布的银行业监管处罚分析洞察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及时研判监管变化与政策导向,推进从“被动合规”到“主动管理”的合规转型,在各业务和管理领域落实审慎经营规则,在机构和员工层面落实行为监管要求,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凝心聚力绘滨江 乡村振兴展新貌”,全力完成好年度目标任务! 浦锦街道召开2023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动员大会